立秋后,應該如何養生?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后,盛夏余熱未除,容易出現“秋老虎”的天氣特征—早晚清涼、午后高溫暴曬。養生應以養收為原則。
情志養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秋三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人們在精神方面要做到內心寧靜,避免過度憂傷。
起居養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立秋后,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人們應該順應四時,早睡早起。
飲食養生
立秋氣燥,容易出現口干、咽燥、皮膚干澀等情況。我們可以多食滋陰潤燥之品,如雪梨、百合等品。《素問?藏氣法時論》:“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泄之。”所以,立秋后可適當吃橘子、檸檬、葡萄等酸味食物。
運動養生
秋天養生重“養收”,所以不宜做過量的運動。運動宜選擇輕松和緩的項目,盡量避免搞得大汗淋漓,氣喘吁吁。
穴位養生
1、祛燥:迎香穴
具有清熱散風、祛燥潤肺、宣通鼻竅作用。位于鼻翼外緣約0.5寸、鼻唇溝中。兩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順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發酸、發脹、發熱為度。
2、養心:極泉穴
治療心痛、胸悶、咽干煩渴。位于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按揉時力度柔和,動作連貫。每次量應因人而異,一般10次左右。
3、健胃:四縫穴
是消食化積的專屬穴。位于第2、3、4、5掌面第1、2節橫紋中央點。最好用大拇指掐按,一般按10-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