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女“飛手”在村里還是個稀罕事,李明明是從德州市植保無人機技能競賽中涌現出來的。2020年,齊河縣總工會幫助九豐農業承辦了德州市植保無人機技能競賽,助其建立工會組織,申請成為省級“工友創業園”。
好的地域名片有助于強化對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對外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對于地方發展起到重要的帶動作用。地域名片的成功打造需要一個長期過程,確立的名片需要精心維護、持續強化,方能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下。
學習黨史重在力行。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樹立創先爭優、敢為人先、效率效能、務實落實、敢于斗爭“五種觀念”,破除自我矮化、慣性依賴、順其自然、消極應付、好人主義“五種心態”,鼓足“精氣神”,全力“拼搶爭”。堅持實干興業,樹立“一切工作重在落實”鮮明導向,既明確什么不能干、禁止干,又明確什么必須干、全力干,一體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激勵干事創業。
當前,平原發展正處于歷史最好時期,良好發展局面來之不易。平原經濟不強核心是工業不強,我們將大抓企業、抓大企業,把先進制造業作為主攻點,讓縣域經濟強起來。對年初確定的121項重大民生工程,搶時間,抓進度,促竣工,堅決兌現承諾,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8月9日一早,德州市平原縣第三中學校長曹傳和來到學校,例行查看后他特別和工作人員調試了“校園智慧食堂”的面部識別取餐系統。一系列智慧化建設全面升級,實事辦得更加精準高效,辦到群眾心坎上,德州正努力打造治理高效、服務優質、群眾滿意的“數智德州”城市名片。
德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開設“企業開辦專窗”,升級“一窗通”網上服務平臺,2小時內完成所有開辦事項。德州海關推出“通關綠色通道”等系列惠企項目,今年1-7月份全市進出口貨值282.6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49.0%。
日前,德州市委組織部和德州市人社局啟動了德州市校地優秀人才雙向交流服務工作。據悉,校地優秀人才交流服務包含:支持德州學院、中北大學德州研究生院、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德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和德州市博士科技創新研究會等高校院所,推薦優秀人才到市內相關企業兼職副總經理、研發中心主任等;支持市內企事業單位優秀人才,到各高校院所兼任客座教授、創業導師等;支持市內高校院所與市內企業聯合招聘優秀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人員編制在高校,前3年保留編制脫產到企業從事科研工作,在企業工作期滿后可選擇返回高校工作或與高校解聘后留在企業工作;支持各高校院所之間開展師資交流,鼓勵相互聘請急需緊缺人才擔任兼課教師、外聘教師、學科(專業)帶頭人等。“發揮在德高校資源優勢,推動校地合作,共促發展。”德州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8月11日,德州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視頻推進會在市公安局召開。各縣市區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聯席會議總召集人、召集人、成員單位負責同志在各自分會場收聽收看會議。推進會上,德州市公安局發布了4個真實案例,希望給廣大德州市民敲響警鐘。
動三、四輪車交通安全管理,確保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持續穩定,8月9日,德州市公安局發布關于對《關于對中心城區違規電(機)動三、四輪車實行限行管理的通告(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市民可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反饋意見。2023年1月1日起,全市道路禁止違規電(機)動三、四輪車上路行駛,不得在道路、廣場、停車場等公共場所停放。
日前,德州市總工會在線下“送清涼”基礎上,在工會戶外勞動者驛站開展線上“送清涼”活動,向全市的環衛工人、園林工人、交警、志愿者、快遞外賣員和貨車司機等一線戶外勞動者發放礦泉水、一次性雨衣、肥皂、抽紙等防暑降溫物品,為他們提供更加精準、便捷、普惠的服務。
記者從德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獲悉,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4.1444萬戶,同比增長18.95%。推進企業檔案遷移便利化,企業僅需在遷入地登記機關提出檔案遷移申請,兩地登記機關內部聯動,即可完成遷檔流程,實現市內企業檔案遷移一次辦好。
為迎擊漳衛新河洪峰,自7月27日以來,德州市水利局科學調度水利工程,逐步加大分洪力度,積極消峰減災。程官屯閘位于沙楊河入減河處,是減河向馬頰河分洪的主通道,該閘自7月27日提閘分洪,7月31日達到最大分洪流量60立方米每秒,已累計分洪超過2000萬立方米。
8月2日,德州市召開文旅系統疫情防控工作緊急會議,部署文化旅游系統疫情防控工作,會上,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文化和旅游行業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全系統緊盯重點領域,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星級旅游飯店加強落實在員工衛生管理、環境衛生、通風消毒、顧客服務等方面的防控責任,常備防疫用品,要求員工佩戴口罩。
醫院窗口工作人員張艷芳在為李科意辦理完《出生醫學證明》后,將李科意女兒的信息通過“一件事”聯辦平臺推送至轄區派出所。7月23日,樂陵市審批服務局“退休一件事”專窗工作人員王帥,將退休職工杜雙的相關信息發送至‘退休一件事’工作群。
日前,德州市委宣傳部策劃組織“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德州相關部門單位今年上半年為群眾辦實事情況及今年下半年的計劃和推進舉措。德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舉辦全市首屆“小小英烈講解員”大賽,累計培養了2000余名“娃娃講解員”,開展了“老兵講故事”等主題宣講活動。
“大家都知道咱社區橋口海子片區處于西南角低洼地段,當出現強降雨時,院內、屋內容易出現內澇積水,所以咱這些群眾要安全轉移。臺風“煙花”來勢洶洶,大暴雨隨時降臨,為確保轄區群眾的安全,社區12名黨員干部便奔走社區各個角落排查隱患、通知轉移信息、為安全轉移群眾做準備,爭分奪秒。
近日,漳衛運河上游暴雨洪水匯聚,對下游河道行洪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從7月25日下午4時至26日早8時,漳衛南運河四女寺水利樞紐節制閘、南進洪閘和北進洪閘相繼開閘泄洪,都由李洪德科室負責。
26日上午10時,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漳衛南運河四女寺水利樞紐進行探訪,作為此次行洪的主要區域,現場所有的水閘均已開放,水量正通過各個閘區順流而下,水花滾滾。” 7月25日,德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下發公告稱,據漳衛南運河管理局緊急通知,漳衛南運河(南運河、岔河、減河)于7月25日下午4時開始行洪。
”禹城市審計局局長石永強介紹,相關部門第一時間采納審計建議進行改造,行政街實施雨污分流,大大提高了排水能力,也減輕了環境污染。2020年以來,共開展審計項目135個,促進政府增收節支超7億元,提出審計建議165條,促進完善出臺制度59個,移送問題線索34起;審計政府投資項目86個,送審工程造價9.25億元、審減工程造價1.87億元,審減率20.2%。
可通過兩種方式辦理,方法一:手機端打開支付寶首頁,定位德州,點擊市民中心圖標,選擇公積金,可在公積金查詢中找到德州市公積金,點擊進入德州市公積金業務辦理界面,根據提示就可以辦理相應的公積金業務了。方法二:用手機端打開支付寶首頁,搜索“德州公積金”,進入業務辦理界面,根據提示辦理相應業務即可。
” 魯權屯鎮是全國知名的暖通空調及配件生產基地,西王屯村有2000多人,村民很多都在周邊暖通空調企業上班,暑期無暇照看孩子。” “作為一名新時代青年,有責任有義務回報家鄉、服務社會,在實踐中增長本領,在志愿服務中實現人生價值。
7月20日,河南省遭遇極端強降雨,鄭州市多個國家級氣象觀測站日降雨量突破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極值。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此次救援,德州消防救援支隊組成救援和排澇兩個分組,攜帶救生艇和遠程供水等水域救援裝備趕赴河南。
為進一步提高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安全防護水平,按照德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德州市公安局下發的《關于加強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佩戴安全頭盔管理的通知》要求,7月15日開始,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將組織警力在城區全面開展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佩戴安全頭盔集中整治行動。13日下午,記者在多個路口發現,騎電動自行車戴頭盔的市民占比并不多。公安交警部門提醒:請廣大市民朋友們盡快行動起來,駕乘電動自行車務必佩戴好安全頭盔!
7月13日,德州市教育和體育局舉行2021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新聞發布會。全市32所高中學校,共投放普通高中招生計劃43558人(其中,公辦高中31968個,民辦高中計劃數11590個),較上年增加1800人,預計錄取率約為65%,較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
7月13日,記者獲悉,今年全市初中后高等職業教育高等師范教育計劃招生共7529人,分以下幾類情況: 1、“3+4”對口貫通分段培養高職75人(德州交通職業中等專業學校)、“3+4”對口貫通分段培養高師10人(聊城幼兒師范學校):志愿填報資格線:272.5分。
7月13日,德州市教育和體育局舉行2021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新聞發布會。德州市各中等職業學校招收對象包括:應屆初中畢業生,往屆初中畢業生、未升學高中畢業生、城鄉勞動者、退役軍人、退役運動員、下崗職工、返鄉農民工。
12日,德州市教育和體育局發布關于公布2021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及普通高中錄取結果的公告。成績查詢方式和學校招生咨詢電話公布,市屬高中學校錄取學科等級要求及語文、數學、外語、體育四科總分數線,以及全市重點高中錄取分數線出爐。
今年禹城市創新基層協商方式,建設“‘禹’事好商量”工作平臺,在11個鎮(街道)設立“‘禹’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會,優選3個社區(村)設立村級“微協商”議事機構。在房寺鎮大程新村“微協商”議事機構,記者看到了正在接待群眾的禹城市政協委員張中華。
7月6日,德州市發布《關于開展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全民攻堅行動”的實施意見》,將開展為期三年的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全民攻堅行動”。各級各部門將全面提升防范宣傳的覆蓋面、精準性和親民性,最大限度遏制案件高發態勢,堅決擠壓違法犯罪活動空間。
房殿冬種糧增收的底氣來自他今年種植的優質強筋小麥。“結合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項目,我們對優質小麥種植按照每畝地60元的標準,從種到收每個環節都進行補貼。縣內3處國家糧食儲備庫計劃收儲6.6萬噸,目前已完成收儲計劃的80%;糧食經營企業預計收儲35萬噸,目前已收儲12.7萬噸。